';} else { ewmInnerhtml += '';} var titleInnerhtml = '
手机看新闻
';$('.ewmflag').html(ewmInnerhtml);$('.titleflag').html(titleInnerhtml);} else { var ewmInnerhtml = '直播看房
';$('.ewmflag').html(ewmInnerhtml);$('.titleflag').html(titleInnerhtml);} });手机看新闻
[摘要] 截至2015年5月,东盟跨境资金业务系统上线以来,中行广西分行累计处理边贸业务量达35亿元人民币。杨向东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扩大越南盾的交易规模,引入更多商业银行参与定价机制,并引导各分行之间分开报价,促进相互之间有序竞争,进一步提升议价能力。
北仑河逶迤而过,一座桥连接着越南和中国。桥的这边,河堤街游人如织,几公里长的摊点、酒楼、茶庄、店铺,普通话、越南话、当地白话、粤语和客家话,“混搭”着大大小小商品和生意。桥的那边是越南芒街市的田野与房屋。
这是《 财经日报》记者近日在广西东兴市边民互市区码头所见到的景象。东兴市位于我国大陆海岸线西南端,东南濒临北部湾,西面与越南接壤,是广西乃至中国通往越南以及东南亚便捷的通道,也是中国与东盟 海陆相连的口岸城市。
中越边贸互市交易借东风快速发展
向前一步踏出国门,向后走一步便是祖国。在这小小的码头上,每天中越两国的边民背着重重的箩筐徒步到互市区进行商品和特产的交易,互通有无。有交易便有了货币往来。
“以前我们的边民就是互相凑一点钱,大家过来这里,做点买卖。”东兴市东兴镇河洲村党支部书记项建程告诉记者。
对于边民而言,有资金才能做得起来买卖。除了现金,如今中银边民互市贸易卡(下称“互市卡”)已经成为中越边境互市区边民采用的专用卡。这是中行广西分行于去年3月率先针对中越边境互市区发生的边贸结算交易行为而推出的,具有小额授信功能,持卡人仅限于在中越边境互市区向越南出口商购买商品,且持有边民证的中国边民。
互市卡推出,边民的交易方式也在随之改变。一名来中行东兴支行网点办业务的边民对本报记者表示:“现在我们村党支部把我们的村民编成了边民互助组,大家合起来做买卖,有组长,有管理,我们是农民,想贷款也没有什么可抵押的,中国银行东兴支行给我们办这个互市卡,就帮我们村民解决了没有资金做买卖的问题,我们不用像过去那样到处借钱,而且现在做买卖直接到这边刷卡就行了,不用带现金,很方便。”
“这个卡上有24000的透支额度,每天可以来这里轻松地买货卖货,跟越南人进行结算。到结算 这里把卡一刷就可以去提货了, 的方便。不用再带现金,更安全。因为我们在边境上拿着太多的现金走来走去,也是有点风险的。”该边民表示。
中行东兴支行行长廖汝志对《 财经日报》记者表示:“我们做了一组对比,如果边民以现金的形式进行交易,按照每个边民一天8000元的交易货品的规定,拿现金进入市场做交易要有个清点的过程,还有假币风险,就占用了起码两到三的时间。”
“结算的回款过程需要3天,我们主要解决的渠道 是安全的问题,同时海关希望通过电子支付的形式更能够体现交易链条的完整性。互市卡是一卡通,刷完以后打单出来,然后五连单就可以到仓库里面进行提货了,效率大大提高。”廖汝志表示。
除了在东兴,在广西另一重要边贸口岸-凭祥也于去年10月推出了互市卡。中行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5月末,中行广西分行中银边民互市贸易卡实现交易量达到4000万元。
作为“先吃螃蟹的人”,身为东兴支行行长的廖汝志还有着更大的梦想。“以这个互市卡作为一个支点,我们想下一步与东兴试验区、东兴市人民 合作进一步推动互市区产业升级。”
这只是中越边贸金融创新的一个小缩影。近年来,随着中越两国边境贸易的繁荣发展,边贸业务随之迅速发展起来。中行广西分行在边贸结算业务领域,发挥与多家越南代理行合作的 ,研发出边贸网银、边贸结算卡等产品,以及多种融资产品为中越两国边贸客户提供人民币、越南盾资金结算、人民币/越南盾兑换服务以及人民币融资支持,助力边贸客户开拓越南市场。
人民币兑越南盾定价不再受地摊银行牵制
6月19日,《 财经日报》记者在中行东兴支行营业部的越南盾兑换专用柜台看到,一名从越南旅游归来的广西人,在将尚未花完的500万越南盾兑换成人民币。
由于中国与越南两国货币不能自由兑换,久而久之,地摊银行成为中越边贸往来一种特殊产物。尽管地摊银行在越南属合法机构,但在我国边境存在着定价不透明、恶性竞争的困境。
“一直以来,由于人民币兑换越南盾没有官方牌价,人民币兑越南盾的报价都是地摊银行引导市场定价。”中行东兴支行营业部客户经理朱岚告诉本报记者。
这一格局自去年3月25日中行东兴支行营业部开办 笔人民币兑换越南盾而扭转。据中行广西分行副行长杨向东介绍,2014年12月,中行与工、农、建、交、北部湾银行共6家银行共同组建广西人民币对越南盾银行间市场,通过区域交易来完善中越货币汇率的形成机制、促进价格发现,提升国内金融机构在人民币对越南盾汇率定价、资金清算中的作用。
“我们还创新开发投产了东盟跨境资金业务系统。投产后,与东盟国家、地区有经贸往来的客户可借助该系统实现与交易对手的资金汇划、东盟货币兑换的自动处理,提升业务效率。”朱岚表示。
银行的抱团定价机制也迎来了政策空间的打开。2014年7月16日,外管局正式批复同意东兴试验区开展人民币与越南盾特许兑换业务试点,试点政策在客户范围、业务范围、业务种类、兑换额度、备付金账户开立等五个方面突破了原有限制,逐步解决互市、口岸、边贸的兑换需求。
截至2015年5月,东盟跨境资金业务系统上线以来,中行广西分行累计处理边贸业务量达35亿元人民币。杨向东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扩大越南盾的交易规模,引入更多商业银行参与定价机制,并引导各分行之间分开报价,促进相互之间有序竞争,进一步提升议价能力。
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中行广西分行实现跨境人民币业务量345.33亿元,同比增幅23.81%,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其中,近八成的业务量发生在与东盟之间,在为本地与东盟国家之间双边贸易往来的同时,也逐步推动了人民币在东盟地区的国际化进程。
坐拥“一带一路”西南门户海内外联动为企业筹资
围绕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广西结合自身区位特点形成的布局路径是:依托沿海港口、口岸、西江水道、以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为纽带,以试验区和合作园区为平台,以重要节点城市为支撑,深化与东盟全方位合作,构建“一道一廊三区”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形成“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
马来西亚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合作伙伴,在中国—马来西亚钦州产业园区项目布局勾勒着两国边贸的蓝图,这背后也蕴含着巨大的信贷需求。据介绍,中行钦州分行为园区开发公司核定11400万元授信总量,用于中马钦州产业园启动区标准厂房(一期)及配套设施工程项目建设。2014年9月17日,在十一届东盟博览会期间,马来西亚中行和园区开发公司签订3000万元跨境人民币贷款合同,为其引入境外低成本资金。
在广西钦州保税港区,巨大的装吊设备将集装箱货物送上海路航运的轮船。作为 进驻保税区的银行,中行钦州保税港支行人士告诉记者,该行先后为港区及企业投放合计超过26亿元贷款,用于园区、码头建设以及配套的石化产业园区及金谷工业园区建设。
杨向东表示,中行广西分行发挥中银集团 ,运用海内、海外两个市场、两种渠道,通过海外直贷、内保外贷、贸易融资等传统业务与跨境人民币创新业务相结合,打通海内外融资渠道,成功解决企业授信不足以及融资成本偏高问题,为企业开辟新的融资渠道。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广西成“一带一路”重要门户 中行跨境边贸金融步入新格局
广西:关于实施强首府战略的若干意见
南宁广西一建五一路生活区怎么样?广西一建五一路生活区地址房价小区详情分析
广西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构筑新门户 广西正发力
一带一路看广西 保利领衔合作对话
21000元/平方米
18000元/平方米
15000元/平方米
9500元/平方米
17500元/平方米
12500元/平方米
25500元/平方米
13000元/平方米
7400元/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