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市场 > 正文

统计局:三季度GDP同比增长6.9% 创09年来新低

国家统计局网站  2015-10-19 10:40

[摘要] 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48777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9%。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7.0%,二季度增长7.0%,三季度增长6.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9195亿元,同比增长3.8%···

前三季度,面对世界经济复苏不及预期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困难局面,党中央、国务院立足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科学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实施有效的区间调控、定向调控、相机调控,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积极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48777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9%。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7.0%,二季度增长7.0%,三季度增长6.9%。分产业看,产业增加值39195亿元,同比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197799亿元,增长6.0%;第三产业增加值250779亿元,增长8.4%。从环比看,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8%。

一、农业生产形势较好

夏粮总产量14107万吨,比上年增加447万吨,增长3.3%;早稻总产量3369万吨,比上年减产32万吨,下降0.9%;秋粮有望再获丰收。前三季度,猪牛羊禽肉产量5896万吨,同比下降1.3%,其中猪肉产量3828万吨,下降3.6%。

二、工业生产缓中趋稳

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2%,增速比上半年回落0.1个百分点。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集体企业增长1.7%,股份制企业增长7.5%,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3.5%。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3%,制造业增长7.0%,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7%。分产品看,565种产品中有288种产品产量同比增长。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到97.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86187亿元,同比下降1.1%。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环比增长0.38%。

1-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37663亿元,同比下降1.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6.13元,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5.38%。

三、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

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94531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0.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0%),增速比上半年回落1.1个百分点。其中,国有控股投资125201亿元,增长11.4%;民间投资255614亿元,增长10.4%,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64.8%。分产业看,产业投资11007亿元,同比增长27.4%;第二产业投资162189亿元,增长8.0%;第三产业投资221335亿元,增长11.2%。从到位资金情况看,前三季度到位资金417717亿元,同比增长6.8%。其中,国家预算资金增长20.5%,国内贷款下降4.4%,自筹资金增长8.2%,利用外资下降26.2%。前三季度,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299822亿元,同比增长2.8%。从环比看,9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0.68%。

前三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70535亿元,同比名义增长2.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2%),增速比上半年回落2.0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增长1.7%。房屋新开工面积11481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2.6%,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下降13.5%。商品房销售面积8290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5%,比上半年加快3.6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增长8.2%。商品房销售额56745亿元,同比增长15.3%,其中住宅销售额增长18.2%。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1589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3.8%。9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6651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6.4%。前三季度,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90653亿元,同比增长0.9%。

四、商品销售稳中有增

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6080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0.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5%),增速比上半年加快0.1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01089亿元,增长7.5%。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85843亿元,同比增长10.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0237亿元,增长11.7%。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23071亿元,同比增长11.7%,商品零售193009亿元,增长10.4%,其中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94926亿元,增长7.5%。9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名义增长10.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8%),环比增长0.87%。

前三季度,网上零售额25914亿元,同比增长36.2%。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21510亿元,增长34.7%,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0.0%;非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4404亿元,增长43.6%。

五、进出口同比下降

前三季度,进出口总额178698亿元人民币(6.3622,0.0100, 0.16%),同比下降7.9%。其中,出口102365亿元人民币,下降1.8%;进口76334亿元人民币,下降15.1%。进出口相抵,顺差26031亿元人民币。9月份,进出口总额2224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8%。其中,出口13001亿元人民币,下降1.1%;进口9240亿元人民币,下降17.7%。

六、居民消费价格基本稳定

前三季度,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4%,涨幅比上半年扩大0.1个百分点。其中,城市上涨1.5%,农村上涨1.3%。分类别看,食品价格同比上涨2.3%,烟酒及用品上涨1.6%,衣着上涨2.9%,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上涨1.1%,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1.8%,交通和通信下降1.8%,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1.5%,居住上涨0.7%。在食品价格中,粮食价格上涨2.3%,油脂价格下降3.7%,猪肉价格上涨7.7%,鲜菜价格上涨6.9%。9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6%,环比上涨0.1%。前三季度,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5.0%,9月份同比下降5.9%,环比下降0.4%。前三季度,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5.9%,9月份同比下降6.8%,环比下降0.6%。

七、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

根据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前三季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67元,同比名义增长9.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7%,比上半年提高0.1个百分点。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512元,同比名义增长8.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297元,同比名义增长9.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4460元,同比名义增长10.2%。三季度末,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总量17554万人,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三季度,外出务工劳动力月均收入3052元,同比增长9.1%。

八、经济结构持续优化

产业结构继续优化。前三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1.4%,比上年同期提高2.3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10.8个百分点。内需结构进一步改善。前三季度,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58.4%,比上年同期提高9.3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前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快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2.83,比上年同期缩小0.03。节能降耗继续取得新进展。前三季度,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5.7%。

九、货币信贷平稳增长

9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35.98万亿元,同比增长13.1%,狭义货币(M1)余额36.44万亿元,增长11.4%,流通中货币(M0)余额6.10万亿元,增长3.7%。9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92.13万亿元,人民币存款余额133.73万亿元。前三季度,新增人民币贷款9.90万亿元,同比多增2.34万亿元,新增人民币存款13.00万亿元,同比多增1.93万亿元。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1.94万亿元。

总的来看,三季度经济增速虽略有回落,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大势没有改变,经济运行仍在合理区间,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新动力孕育成长。但也要看到,国内外环境依然复杂严峻,经济仍存在下行压力。下一阶段,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坚定不移地推动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坚定不移地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为经济保持中高速、迈向中高端奠定坚实基础。

相关报道:三季度GDP破7几乎已成定局 降准预期日渐加大 财经日报 

中国经济正面临新旧交替的压力和挑战。在经济增长旧动力衰退、新动力尚未成为主导力量的当下,有人担忧,中国经济是否会“硬着陆”或动力消退?

昨日,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7%,符合全年增长预期目标,也是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增长快的。一个国家经济增长,有快有慢是正常的,不能说只能加速、不能减速,这不符合经济规律。

今天,国家统计局将公布第三季度GDP,这再次成为关注焦点。《财经日报》梳理十家主流券商报告和多方预测发现,认为三季度GDP增速低于7%的观点超过九成,大部分预测在6.7%~6.9%范围内。

一名官方经济研究人士对本报表示,从此前公布的数据来看,三季度GDP“破7”几乎成为定局。他认为,当前内外需持续疲软,人民币信贷回升和供给量增大等有利因素被贬值对冲,在复杂矛盾的背景下,这一数据并不悲观,而且从分项数据看,中国经济转型的成效日益显现。

不过,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依然错综复杂,全球经济情况总体偏弱,中国不可能独善其身。上周五央行[微博]新发布的数据显示,9月金融机构外汇占款下降幅度再创历史单月大降幅,央行外汇占款也已连续8个月下降。

市场普遍认为,未来数月中国的外汇占款仍然可能出现负增长。外汇占款的减少、9月金融数据的隐忧,加大了市场对央行降准的预期。

李克强总理16日主持召开金融企业座谈会时就强调,要在保持宏观政策稳定的同时,引导金融机构围绕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创新服务方式,有效破解融资难、融资贵,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和信贷总量适度增长,加大定向调控力度,支持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和小微企业,降低服务收费。

经济结构发生新变化

对于数字层面的问题,上下几乎达成一致的区间共识。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近期曾表态,不低于6.5%的GDP增速就将被视作“7%左右”。

对于外部唱空的悲观声音,统计系统的一名官员对本报表示,降速是事实,但说失速就有些“诽谤”。“在经济动能没有明显变化和升级的情况下,经济经过多年高速增长再放缓是难以避免的,我们并没有出现断崖式跌落,更多的是中长期转型危机。”这名官员说,咬住结构转型将依旧是下一阶段政策制定的重点。

交通银行(6.35,0.05,0.79%)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微博]表示,投资增速下降是导致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主要原因。从三大需求看,贸易盈余扩大,消费增速稳定,资本形成显著放缓。从三次产业看,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将进一步下降,经济增长的新动力需要加强。

经过一两年的过渡和适应后,市场对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容忍度和理性认识也在提高。在即将召开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中共中央将讨论“十三五”规划。记者统计发现,在主流机构和学者预测中,6.5%的“十三五”增速目标是一个较为主流的数字。

不仅如此,GDP在多项经济数据中的“至尊”地位也在被削弱。近两年来,中央政府在提倡逐步淡化GDP的同时,更对就业率和新增企业登记数量等指标表示出了极大的关注度。从世界范围来看,这些数据更具主流意义,对国家综合实力的发展有着重要参考价值。

《财经日报》记者接触的业界人士认为,尽管“保7”压力增大,但他们依旧乐观。

从新旧产业分化加大这一角度来看,不少观点认为许多新兴产业并未计算其GDP贡献值,从而导致中国GDP存在低估。有学者表示,中国第三产业发展迅猛,其企业规模小、数量多,给抽样带来一定难度,大量服务业、个体小商贩、农村地区消费等产生的经济活动可能未被计入GDP。

中国的GDP核算问题一直是国际舆论关注的焦点,今年上半年,有声音质疑GDP核算过高,此后官方从多个角度驳斥了这一说法。有意思的是,今年以来,也有不少声音认为中国的GDP存在低估。

例如,近日有媒体引用国元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叶翔的观点称,中国经济结构已经转型,但统计方法还停留在旧周期,导致数据不能反映真实的经济增长情况。

叶翔认为,在上一个周期中,由于采矿、冶炼、重化工业行业等占比大,统计方法如果较真实地反映经济增长状况,在采样的选择与权重的分配上,以上这些行业所占的比重必须较大。但过去几年增长较快的是第三产业,服务业公司规模小、数量多,如果完全沿用过去的统计方法,必定会低估真实的经济增长情况。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对本报称,统计局采样有复杂全面的抽取和更新流程,但有一点是确定的,就是GDP内部产业结构和权重正在发生剧烈变化。他透露,从今年数据来看,新老产业的分化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

其中,产业结构的变化就是为宏观的体现。国家统计局官网近日发表了题为《新常态新战略新发展——“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斐然》的文章。文章指出,服务业已成为我国大产业,2015年上半年服务业占GDP比重上升至49.5%,服务业已经超出工业成为经济增长的大支

由于这一变化,一些传统指标也呈现出滞后性。例如,发改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李朴民近日在回应“前三季度用电量和GDP增幅不一致”的提问时表示,二者不一致主要是用电结构与经济结构之间的差异导致的。

李朴民表示,前些年用电增速和GDP增速二者的变化基本同步,相关系数在0.74左右。在经济上升期,用电增速明显快于GDP的增速;经济下行期,用电增速明显低于GDP增速。

近十年来,我国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和居民生活用电的比重平均为2:74:12:12,但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和居民生活占GDP的比重平均为10:46:44:0,两者比重差异较大。

“经济结构的变化是中国经济动能变化的前兆,这意味着分析中国经济需要一个新的角度和眼光。”前述官员表示,目前的政策目标是托底传统产业回归正常发展速度,同时搭建新兴产业发展的高速快车道。

金融数据喜忧参半

不过,一些专家表示,下一步中国经济发展环境更趋复杂,国内外影响经济平稳运行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有所增多,经济下行压力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实际上,从已经公布的前三季度金融数据看,也是喜忧参半,货币政策依然面临诸多考验。

10月15日,央行发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9月新增信贷1.05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升至1.35万亿元,连续3个月上升。广义货币(M2)同比增速微降至13.1%,狭义货币(M1)同比增速升至11.4%,为2013年5月来的高值。

华夏银行(10.51, 0.04, 0.38%)发展研究部战略室负责人杨驰向本报记者分析称,一方面,广义货币(M2)同比增速达到13.1%,人民币贷款增加9.90万亿元,前期的降准降息、调整存贷比口径等“微刺激”措施已经释放出更多的流动性,货币政策的微调初见成效。

另一方面,杨驰称,从社会融资规模来看情况不容乐观,人民币贷款占比不降反升,信贷融资仍是当前支持实体经济的主体渠道,这和今年股市IPO暂停、融资环境不理想有关,也与监管当局治理同业业务导致信托贷款大幅下降、委托贷款统计口径调整有一定关系。尽管人民币贷款同比多增2.34万亿元,仍难以弥补信托、股市、银行承兑汇票增长乏力带来的融资规模下降。

实际上,银行间市场的同业拆借和质押式回购利率,都明显低于去年同期近1个百分点,说明银行体系的总体流动性充足。

“如此看来,资金向实体经济传导的渠道不畅通的难题仍未破局。”杨驰分析称,虽然银行体系的总体流动性充足,但实体经济信贷需求疲软,银行缺乏优质安全的放贷对象,“资产配置荒”的现象比较明显。

从名义利率来看,存贷款基准利率均已降到10年来的低水平。但考虑到CPI增速重回“1时代”,PPI长期低迷,物价水平在低位徘徊,实际利率水平其实仍然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使得企业的真实债务负担依然较重。

央行降准预期加大

“9月金融机构外汇占款再创单月大降幅,在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仍在的背景下,市场对人民币贬值预期仍在,导致资本外流。”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刘健对《财经日报》记者表示,但央行口径外汇占款创三个月来小降幅,显示中国资本外流压力有所缓解,表明央行稳定外汇市场的操作及加强远期售汇宏观审慎管理等措施有效稳定了市场预期。

招商证券研究发展中心宏观研究主管谢亚轩认为,央行外汇占款回落的趋势与目前国际资本流动形势一致,也与通过央行口径外汇储备余额变化测算的规模一致。这也说明央行通过积极干预外汇市场,以及加强对远期购汇收取保证金等逆周期宏观审慎措施发挥了作用,有效地稳定了预期。

外汇占款的减少,9月金融数据的隐忧加大了市场对央行降准的预期。

“即便是央行外汇占款的负增长规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预期也是在上升的。短期内还看不到外汇占款负增长局面的逆转。”招商证券[微博]研究部分析师闫玲向《财经日报》记者预测,结合9月信贷数据,稳增长政策仍在发力,配合资金到位情况改善,发改委又陆续批复一系列投资项目,意味着四季度经济形势有望较三季度改善。

“存贷款利率仍然有一定的下调空间,预计四季度根据经济形势变化和流动性情况,还会有降息降准政策出台。”杨驰预测,高频率地使用SLF、PSL、定向降准、再贷款等“微刺激”手段将成为货币政策的主基调。

“我们预测有一次降准,主要是认为需要应对未来外汇占款继续下降所带来的货币政策紧缩效应。”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宏观经济研究主管章俊对本报记者表示,外汇占款下降导致基础货币减少,9月份M2增速下降很大程度上就是外汇占款下降造成的紧缩效应的体现。因此除了考虑增加基础货币供应之外,例如信贷质押再贷款,通过降准提升货币乘数也是另一种对冲的方式。

章俊认为,目前央行在四季度可能还会有降准降息各一次:随着经济企稳和实体经济活跃程度的提升,货币流通速度也会有所改善,这会有助于流动性环境的进一步改善,再加上类似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之类的创新政策工具的配合,就实体经济本身而言不需要进一步降准。

不久前,央行宣布扩大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试点的合格质押品选择范围。这被市场视为央行开辟了基础货币投放的另一有利渠道。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