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 项目 > 正文

广州恒大地产真相——118亿成功从何而来?

南宁房天下  2009-05-05 14:43

就在外界纷纷猜测恒大地产是否会成为寒流下个轰然倒塌的猛犸巨象时,它的蛰伏与重振,都成为同行和媒体为之诧异的谜题。118亿这个数字,略带几分嘲弄地回应了此前的质疑与担心,给人们留下一个新的印象——恒大“不差钱”。

当2008年地产“百亿俱乐部”名单公布时,恒大地产——这个备受争议,一直处在流言蜚语旋涡中的“耀眼”明星,居然位列其中。同行目光惊讶,媒体舆论不解。此前围绕恒大地产林林总总的传闻,似乎在这份名单上得到了“反向”验证,焦点再次形成。

恒大难道果真“恒久光大”?向来不拘一格、我行我素的恒大地产何以榜上有名?困惑,来源于不明真相。

翻开2009年3月最后一个周五的“广州日报”,映入眼帘的依然是恒大地产的抢眼广告。“这又是恒大哪个盘?新盘?”不少对这些项目并不了解的市民都有这个疑问。而上述的这些疑问,缘于恒大地产近来频频使用的“改名”策略。对于恒大地产广州在售三盘,有人总结到,“恒大御景半岛=恒大水岸=恒大雍景湾;恒大山水城=恒大麓景小镇=恒大山湖郡;恒大金碧天下=恒大君临天下=恒大御水山城”,此三盘每推一次货,都会有个新名。

恒大地产这种改名行为显得格外“出格”,而它也正是靠这种不按常规的出牌方式,赢得消费者、赢得市场。2009年3月恒大地产在广州三盘改名推出后,有数据称三盘同日录得4.9亿元的销售额。此可谓是不管白猫黑猫,捉到耗子就是好猫。

凭借“非常规”营销方式,恒大地产于2008年“十•一”黄金周在12个城市的18个楼盘同时开盘,开盘当日全线以7.5折“成本价”销售,并在2008年实现销售收入118亿元,恒大地产头次跻身地产销售“百亿军团”行列。

舆论“放大镜”

在庞大的销售业绩背后,2008年的恒大地产却承受着艰难舆论环境。在市场“低迷”的市场背景之下,房企能否继续生存备受关注,尤其是那些如恒大地产般被“资金链断裂”、“倒闭”舆论包围的房企。

自恒大地产2008年3月IPO搁浅之日起,恒大地产便饱受着不利言论的“围剿”。超过4500万平方米的土地储备、地王的支付款和高负债率等问题备受关注,纠缠在恒大地产身上的种种地块消息也陆续传来。有统计数据说,截至到2008年年底,恒大地产要支付的土地款达到80亿元。

据报道,当于2008年7月付款的绢麻厂地王的资金还没有着落,即使时间到今日,包括恒大地产都没有给出确切的消息。此外,不断有报道称恒大地产在上海、重庆等地的土地款项也未能按时缴纳。

相比于“资金链断裂”的话题,房企“死亡”的话题也算不上耸人听闻。最近的中新地产,就被认为因资金链断裂而有死亡的可能。近期,有报道说,中新地产因无法按期支付海外票据利息面临违约的内地民营地产上市公司。而在此之前,穆迪已将中新地产的公司家族评级和高级无抵押债务的评级由Caa1下调至Ca。该评级已相当于企业无信用,企业基本无力偿还债务本息,亏损严重,接近破产,几乎完全丧失偿债能力。

而这一报道之前,“‘华南地产五虎’2009年至少有一家将‘死掉’”的所谓坊间传言也被炒的沸沸 。而恒大地产便是“华南恒大地产五虎”之一。虽然不排除传言被扩大的可能性,但同时也反映了市场存在这种推测和判断。

经过了一段的煎熬之后,在是是非非的言论中,恒大地产一直未有正面的回应,但凭借“断臂自救”式的“成本价”策略、规模式开发和直白明星轰动营销,在2008年一年内销售额高达118亿元,这不能不说是恒大地产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