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市场 > 正文

广西:居家或社区养老渐成主流 "4+2+1"家庭渐普遍

当代生活报  作者:梁如雪 黄静 实习生 杨慧萍  2015-07-22 11:34

[摘要] 是养儿防老?还是到养老院养老?这可能是目前绝大多数家庭都要面临的现实问题。如今,我区乃至全国已经开始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65岁以上的老年人所占的比例也逐年增长,由此引发的一系列养老话题层出不穷。


广西:居家或社区养老渐成主流 "4+2+1"家庭渐普遍

社区老人孤独的背影

记者调查

记者问卷调查发现,不到三成受访者今后选择“养儿防老”

居家或社区养老渐成主流

采访中,记者围绕以下养老话题展开调查。本次养老话题调查,共发出50份问卷、收回47份样本。调查样本涉及各个年龄层次,其中大部分集中在25-45岁这个年龄段,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中间层。调查发现,目前大部分市民都考虑到今后子女负担太重,因此仅有不到三成受访者表示今后会选择“养儿防老”。

调查问卷

1.家庭成员中有几位老人(主要指年龄在60岁以上老人)?

2.目前家中老人采取什么方式赡养?

3.您的月工资大约在什么幅度?家庭养老方面的支出大约在什么幅度?

4.您认为依靠目前传统的养老方式能解决养老问题吗?为什么?

5.如果是您今后面临养老问题,您会选择什么样的养老方式?如:选择传统养儿防老、养老院养老、居家养老、社区养老、以房养老、集中式养老等,或者是其他选项?为什么?


广西:居家或社区养老渐成主流 "4+2+1"家庭渐普遍

资料图

外出务工家庭

距离感和愧疚感无时不在

受访者:徐先生

每天从工地回到集体宿舍,47岁的徐先生都习惯性地看看时间,寻思一下该不该给家里打电话。徐先生的老家在浙江金华,如果把它换算成一个具体的数字,那就是与南宁市的距离大约为1800公里。

去年上半年,徐先生接下了南宁市一个建筑工地的项目,又继续像候鸟一样起飞、降落,暂时停留在南宁市五象新区的某个地点。这样的日子,已经连续10多年了,10多年来,徐先生能跟父亲见面的时间,真的是“掐着指头都能算出来。”“我们这一行,干一年,就是盼着春节能回家一趟,平时的大节小节,没办法。”徐先生说,父亲今年已经72岁了,跟绝大多数农村人一样,在老家由儿子、媳妇养老,而身为家中老大,徐先生自然而然地挑起了养家糊口的重担,哪里有项目就得往哪里走。“我爸身子骨还算好,就是心脏有点毛病,每天都要准时服用药物来维持,好在药物不算贵,每个月的开支在150元左右。”徐先生说,现在家里经济条件慢慢好起来了,所以每次徐先生给父亲打电话,都在电话里千叮嘱万叮嘱“想吃啥就说,想买啥就买”。徐先生觉得,自己不在父亲身边,那种愧疚感无处不在。

徐先生的母亲10多年前突发疾病,就这么过世了。想起来他也很唏嘘,那会儿自己身在母亲旁边,陪着她走过了后一段日子,但是10多年前家里经济不好,母亲没享受到好的生活;如今时过境迁,大家日子好过了,母亲却享受不上了。“我们这年龄啊,怕的就是子欲养而亲不在。”徐先生觉得很无奈。

每逢佳节,徐先生除了在工地上跟工人埋头干活,就只能是给远方的父亲打打电话。“现在都说交通发达了,来往便利了,我们以前回一趟老家,坐火车到金华就得24个,现在动车10个就能到。”但是,交通的发达并不能改变父亲身边那个位置的空缺,徐先生明白这种距离感和愧疚感无时不在。不过,像大多数外出务工的人一样,他们也只能选择这样继续生活。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